花聚中原 通达八方-新华网河南频道
2025 05/03 06:58:05
来源:河南日报

花聚中原 通达八方

字体:

  美丽的鲜花,已逐渐成为大众消费品,用鲜花装点美好生活,承载着人们的“诗和远方”。鲜花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前,通过快递从昆明邮购鲜花,包装盒里面配有冰袋,收到时品相也不错。现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昆明鲜花,价格还实惠。”“五一”假期,郑州市民刘刚来到陈砦花卉双桥基地,花香扑面而来,各类花卉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我手里这束‘自由玫瑰’10支18元。同样品种,花头、花型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市场商户高洪昌一边忙着整理鲜花货柜,一边为刘刚介绍,“这里的鲜切花都是从昆明通过冷链运输点对点直达市场的,隔日达,方便快捷,全程冷链能够保证鲜花的新鲜度。”

  在市场里,他租用了几百平方米的冷库用于储藏鲜切花。前面的门店用于销售,后面的冷库用于存放鲜切花,这种“前店后库”方式,大大减少了花卉在周转过程中的损耗,确保了鲜花的品质。

  在更大范围内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的,是市场高效的流通体系。以前,市场商户采购的鲜切花都是通过空运到达郑州机场,再通过汽车转运到陈砦花卉双桥基地。“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目前,能够降低物流成本和减少鲜花损耗的直达冷链物流成为鲜花从昆明到郑州的主要方式。”陈砦花卉双桥基地相关负责人田小光告诉记者,“每天早上7时左右,都会有来自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的冷链运输车到双桥基地鲜切花冷库卸货,以保证河南及周边省份市民的花卉消费需求。”

  随着“互联网+”“智能+”稳步推进,花卉交易流通新业态、新模式及花卉零售和物流创新形式层出不穷,智慧物流、远程交易广为应用。网络花店、直播带货等线上交易催生花卉供应链、消费链的重构,花卉市场的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除了鲜切花业务,高洪昌还和朋友合伙成立了一家园艺公司,从事花卉租摆业务,以服务企业为主,覆盖郑州及周边区域。“客户无需承担养护风险,枯死的植物由我们免费更换,成本比自购低30%—50%。”高洪昌说。

  在郑州市惠济区黄河滩区的种植基地,高洪昌租用了4000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种养南方花卉。“经过温室大棚的驯化过渡,这些南方花卉的生长期会更长。”高洪昌边浇水边说,“生态种植技术还能让这些植物更健康、更耐养。”

  近年来,随着“米”字形高铁网的建成和郑州航空枢纽建设,河南的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郑州加快多式联运体系建设,为促进郑州花卉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流基础。

  陈砦花卉双桥基地深耕花卉交易流通领域,如今,入驻花卉及相关产品经营户达1000余家,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辐射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综合性花卉集散中心,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花卉销售格局,奠定了郑州市“南花北运、东花西走”大型花卉集散地的地位。

  作为陈砦花卉双桥基地的三期建设项目,郑州国际花卉商务中心已被列为我省重点建设项目。锚定建设“中国国际花卉集散中心”目标,着眼于未来产业发展,该中心将导入花卉拍卖交易,吸引全球花卉关联企业入驻郑州。

  “一座包括国际花卉企业总部、花卉创意产业园、花卉电子商务中心、花卉科技企业孵化园等的综合体正在加快建设,将为郑州打造国际花卉集散中心提供条件。”田小光充满信心。记者 谭勇

【纠错】 【责任编辑:王晓飞 谷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