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人心目中,排名第一的中国文化符号是什么?5月6日,记者在采访中,收获了俄罗斯友人出奇一致的答案——武术。
作为少林功夫、太极拳的发源地,河南这片热土吸引着许多俄罗斯人踏足寻访,书写下温暖故事。
在俄罗斯奥运冠军达利娅·塔拉索娃看来,来河南是一次圆梦之旅。塔拉索娃说,去年5月参观少林寺的经历不仅圆了儿时的梦想,更给了她继续从事武术事业的动力。塔拉索娃因《少林寺》等中国功夫电影与武术结缘,自幼习武,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得女子长拳项目的冠军。如今,她依然坚守这份热爱,成为莫斯科武术实验学校的武术教练。她说:“在我们学校,孩子在学习武术的同时也要学习中文。武术在俄罗斯非常流行,这是一项可以长期坚持并受益一生的运动,俄罗斯越来越多地区正在大力推广武术。”
在俄罗斯运动员艾登心中,河南给了他一场特别的生日会。2023年10月,艾登和40多名俄罗斯运动员一道来豫参加“友谊之约”中俄民间体育艺术节。在登封市少林延鲁武术学校和中国朋友切磋武艺后,演武馆突然响起了生日歌。中国学员们提前得知当天是艾登生日,特意准备了生日蛋糕。大家将艾登簇拥到台前,为他戴上生日帽,齐声欢呼祝福。受宠若惊的艾登现场许下愿望——“祝愿所有朋友健康快乐”,并即兴表演呼麦致谢。以武会友,在简短而温暖的生日仪式中得以具象。
对俄罗斯青年塔尼亚来说,选择河南是一场双向奔赴。塔尼亚的衣柜里,有一件黑色的太极拳练功服,简约庄重、雅致飘逸。“这是我在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买的,真的很排场!”她用流利的中文说道。塔尼亚曾是郑州大学的留学生。在校期间,她一接触到太极拳,便立刻爱上了这项刚柔相济的运动,不仅主动参加太极拳训练营接受专业训练,而且将其作为强身健体的“秘诀”坚持日常习练。“练习太极拳对我的身心都有很大帮助,难怪全世界有数亿人习练。”塔尼亚说,太极拳为她打开了理解中华文化的大门,因此她在毕业后决定留在河南,成了一名外教。
武术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一直以来都是密切中俄文化交往、增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作为功夫之乡,河南在中俄交流中发挥着独特作用。2006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专程访问少林寺,他将一名小沙弥扛到肩头的画面让人记忆犹新;2023年,“友谊之约”中俄民间体育艺术节在郑州举办,两国运动员共襄武术“嘉年华”;2024年,俄罗斯武术青少年友好访华团访问河南,沉浸式体验河南武术文化……2024—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同为文化大国的中国、俄罗斯两国,人文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硕果累累。
“俄罗斯民众对历史悠久的东方武术以及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一直抱有浓厚兴趣。”俄罗斯总统普京向第九届莫斯科武术之星大赛致贺信时如是写道。从少林功夫到太极拳,从“中国拳”到“世界风”,中华武术所展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包容至善的心性、内外兼修的智慧,正受到越来越多国际友人的喜爱和推崇。(记者 沈剑奇 童林 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