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将至,麦浪翻金。如何抓好小麦后期管理?如何让小麦颗粒归仓?怎样实现夏收夏种无缝衔接?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如何破题?5月16日召开的全省“三夏”生产暨夏粮收购秸秆禁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今年我省“三夏”生产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全力打好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
抓好后期田管
全力夺取夏粮丰收
今年我省小麦播种面积继续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前期受天气影响,全省小麦生长差别大。会议要求各地要坚持夏粮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把千斤的长相转化为千斤的产量”。
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我省气温持续偏高,对于干热风易发地区,可以在喷施叶面肥的基础上,早晚小水慢浇,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对于小麦仍处于灌浆期的地方,要抓住最后窗口期,继续喷施磷酸二氢钾,延长灌浆时间,增加产量。
做好机收准备
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三夏”期间是农机作业的高峰期,各地要做好农机具检修工作,确保以良好状态和安全性能投入作业。今年“三夏”期间,我省计划投入农机400万台(套)以上,其中联合收割机20万台。
“三夏”期间农机跨区流动量大,各地要落实好政策,保障农机跨区通行畅通;同时,加强机收作业服务对接,充分发挥河南农机云平台作用,引导农机有序作业,确保熟一块、收一块。
要用好832个农机服务中心、742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加强区域应急调度、应急抢收和应急烘干,科学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持续阴雨天气,把“丰收在田”转化为“丰收到手”。
抓好夏粮收购
保护种粮农民收益
抓好粮食收购是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夏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工作的首战,各地要抓好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确保粮食市场平稳运行。
目前,全省可用空仓容560亿斤左右,准备各类收购设备2.6万台,农发行准备收购资金500亿元,收购工作已准备就绪,基本做到了“仓等粮、钱等粮、人等粮”。
种足种好秋粮
夯实全年丰收基础
“三夏”生产一头连着夏粮丰收,一头连着秋粮播种。今年我省继续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各地要将秋粮种植面积落实到乡、到村、到地块,确保全省秋粮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农时不宜迟。各地要引导农民收一块、种一块,抢时早播。同时,指导农民选用高产耐旱抗倒品种,应用精量播种机和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推广种子包衣、玉米密植滴灌等技术,高质量完成夏播任务。
种子落地,管字上马。各地要及早开展夏管,指导农民及时开展查苗补种、浇水施肥、防病治虫,确保苗齐苗匀苗壮,为秋粮丰产丰收打牢基础。
此外,秸秆禁烧依然是今年“三夏”工作的重要任务,各地要保持高压态势,力争实现“三夏”禁烧零火点。
要强化科技管控,推动人防与技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蓝天卫士”作用,实现“实时监测、精准定位、快速处置”。
在“堵”的同时,更要注重“疏”。要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新路径,统筹推进秸秆科学还田和高效离田利用,不断优化秸秆产业化布局;培育壮大秸秆加工龙头企业,夯实“以用促禁”产业基础,让秸秆变废为宝。(记者 刘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