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郑州市支持加快科技金融发展若干政策新闻发布会”,对郑州市政府、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日前联合印发的《郑州市支持加快科技金融发展若干政策》出台有关背景、核心内容及落地实施路径等进行全面阐释。
18项举措谋篇布局 助力科技金融发展
此次出台的《若干政策》系统性规划了科技金融发展路径。郑州将从健全专业化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打造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营造科技金融发展良好生态环境等四个维度发力,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地方政策性科技金融发展模式。
具体来看,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包括“建立服务科技创新的银行业专业机构体系”“构建广覆盖的科技保险服务体系”“健全政策性科技金融运营主体管理机制”“探索打造以耐心资本为主的创业投资体系”“完善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等5项举措。
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围绕创新驱动、制造强市战略定制金融产品”“加强科技型企业专属金融产品开发”“创设知识产权系列金融产品”“支持商业银行探索‘投贷联动’业务”“推广应用‘创新积分制’制度”等5项举措。
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包括“建立覆盖科创全周期的基金丛林”“推动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完善科技投资退出机制”“丰富科技领域债券融资渠道”等4项举措。
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包括“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健全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科技金融工作评估闭环机制”等4项举措。
“创新积分制”疏通金融赋能“主动脉”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为实现科技和金融的双向奔赴,郑州将以“创新积分制”为突破,疏通金融赋能“主动脉”。
目前,郑州市正对全市1.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开展创新积分评级,通过量化指标精准刻画企业创新“画像”。下一步,郑州将建立高积分企业“白名单”库,定期推送至金融机构,推动“创新积分贷”等产品精准滴灌,实现“技术流”向“资金流”的高效转化,切实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同时,以政府基金为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依托郑州市基金集聚区,打造“郑创投”品牌活动,搭建“基金+项目”对接平台;郑科贷业务通过“郑好融”平台透出服务,建立了“投贷联动”工作机制,实施科技型企业首贷信用贷“破冰扩面”行动;健全风险分散机制,对科技型企业投保的科技保险,按照保费的30%给予企业不超过20万元补助。
促进产业升级 郑州再“放大招”
《若干政策》不仅着眼于以融资“解渴”,更着力促进企业创新、产业升级。
针对郑州市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科技项目、产业集群、未来产业的不同特点,郑州将研究配套与之需求相适应的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支持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提质升级,服务其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推动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依托郑东新区、高新区等重点区域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超硬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超级计算等产业集群。
在支持企业创新方面,对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加计5%进行抵减;对专利产品2年内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最高奖励500万元;在支持企业试点示范方面,对国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在支持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对国家、省级中试平台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
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支持
为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会同相关部门,统筹运用股权、债权、贷款、保险等手段,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投融资支持。
在围绕创新驱动、制造强市战略定制金融产品方面,鼓励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大型银行发挥资金优势,设立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加强科技型企业专属金融产品开发方面,加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落地见效,支持金融机构挖掘科技型企业潜在融资需求。同时,支持商业银行探索“投贷联动”业务、用好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推广应用“创新积分制”制度。
此外,在金融支持郑州市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通过完善科技金融政策框架、加强科技型企业信贷资金支持、加强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支持等,积极推动金融机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共同发力,为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记者 安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