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布高温天气灾害防范应对风险提示-新华网河南频道
2025 07/14 07:25:12
来源:郑州日报

河南发布高温天气灾害防范应对风险提示

字体:

  7月13日8时,河南省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7月13日至14日,河南将持续高温闷热天气。14日白天,全省大部最高气温在37℃以上,其中,郑州东部、开封、商丘西部、许昌、鹤壁北部部分县(市、区)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

  据市气象台预报,15日、16日,郑州将迎来本轮高温的最强时段,最低气温也达30℃,15日郑州市最高气温将达42℃。本周高温且少雨,仅在20日有分散性阵雨。郑州本周天气情况为:14日晴天间多云,30℃~40℃;15日晴天到多云,30℃~42℃;16日晴天到多云,30℃~38℃;17日多云转晴云,28℃~38℃;18日晴天间多云,29℃~38℃;19日晴天转多云,28℃~38℃;20日多云,有分散性阵雨,29℃~34℃。

  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提示各地、各部门和公众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高温天气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开展高温天气会商研判,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有效防暑降温措施,做好灾害防范应对处置工作。气象部门要强化天气监测、分析和预报,及时发布天气预报和高温预警信息,适时增加预报频次,为重点行业领域提供气象服务保障。能源、电力、市政等部门要做好安全生产生命线和民生保障,加强应急值守和抢险力量准备,发现问题或接到紧急情况报告迅速组织排查处理和抢修,确保不发生大面积停电、停水、停气等事件。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强化运输车辆状况检查,加大重点车辆特别是“两客一危”和城市公交车辆的检查力度,严格落实车辆自燃防范措施和高温时段运输危险化学品相关规定。卫生健康部门要强化高温健康防护工作,加强医疗机构急诊力量配备,提高对中暑患者诊疗能力,做好高温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

  教育部门要指导各类学校做好留校学生防暑降温工作和暑期防溺水教育。民政部门要指导督促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管理机构加强防暑降温措施的落实,防止服务对象中暑。农业部门要加强旱情和墒情监测,指导农业作业人员避开高温时段作业,组织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林业部门要抓好高温森林防火工作,加强火险监测预警,加大巡护力度,关心关爱护林人员,落实防暑措施。消防部门要针对高温期间火灾特点,加强重点场所消防检查,强化执勤战备,做好灭火救援准备。应急管理部门要督促危化、工贸、非煤矿山企业落实防暑降温安全措施,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储罐、仓库、压力管道等重点部位安全检查,坚决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前置预置和应急物资准备,确保一旦发生因高温引发的灾害事故,能够快速科学高效开展应急处置。

  各类施工企业要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时段施工,为作业人员配备防暑药品、饮用水,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时,要停止露天室外作业;高度重视高温天气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坚决杜绝因麻痹大意和违规操作引发中毒等事故发生。

  旅游景区、旅行社要强化安全管控,做好游客引导和应急处置准备,必要时采取限流或临时关闭游乐场所等措施。

  公众要注意排查周边火灾隐患,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火灾。驾车出行前要提前检查胎压、油液,车内勿放香水、打火机、充电宝等易燃易爆物品,防止高温引发灾害事故。

  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防暑,避免高温时段外出,防止引发中暑或热射病。(记者 王战龙 张华)

【纠错】 【责任编辑:王晓飞 谷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