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港水位超警戒,各点位立即启动应急排涝……”7月22日下午,淮滨县防汛抗旱指挥中心,一连串指令紧急下达,各点位防汛应急分队依令快速行动。
与此同时,4个高清视频监控的港渠水流状态和24个水位站点的雨量监测数据,实时回传到大屏幕上。一场以“智慧监测+实战演练”为背景的应急防汛演练,正有条不紊地展开。
淮河穿城而过,处于“洪水走廊”的淮滨始终绷紧安全之弦,固堤坝、防内涝更是重中之重。
在该县栏杆街道一处易积水点,工作人员正在检查新安装的水位计。“以前水位靠人盯,现在智能设备每5分钟上传一次实时降雨动态数据。”栏杆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林志明说。
离此不远处,投资1663万元的城区防洪排涝智慧化项目正在紧张收尾。饮马港、兴业沟、乌龙港和栏杆沟等河港下游,新设立的智能流量监测站已投入使用,监测数据直接传至县防汛抗旱指挥平台,为排涝工作科学决策提供实时数据支撑。
在淮滨老城区圩堰区的排水防涝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顶着烈日铺设雨水管道。“这段管网修复完,周边300多户居民就再也不用怕下雨淹了院子了。”项目负责人李阳说。
结合城市更新,淮滨县同步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总投资1.14亿元的4个排水防涝项目加速推进,滨湖街道片区改造已完成60%,栏杆街道一体化泵闸主体结构已封顶。预计2027年前可完成域内管网全面改造,从源头上解决内涝问题。
“大爷,这是防汛避险手册,您看看这一页,讲的是遇到积水点怎么绕路保安全的……”在顺河街道金湾社区,社区网格员正逐户发放防汛避险宣传画册。
同时,淮滨县城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赵明峰带着县应急、城管等部门负责人,对老旧房屋、高陡边坡等重点部位持续开展巡查检查。覆盖所有堤防、水库和闸站的“县—乡—村”三级责任网络中,96198人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角落。
训练场上,专业抢险队伍正通过模拟地下空间防汛等场景开展综合演练。防汛仓库里,抢险物资分类放置,蓝色的排水泵、红色的救生衣、黄色的警示桩、排涝移动泵车、挖掘机、吊车等设备整齐排列。管理员正逐一核查,确保有需要时能够迅速调运,投入抢险救援。
夜幕降临,淮河大堤上的巡查员手中电筒的光柱扫过堤岸,与远处闸站的灯光交相辉映。“宁可十防九空,不能失防万一。”写在防汛手册扉页的这句话,正化作筑牢淮河堤岸安全防线的铮铮誓言,在淮河两岸回响。(记者 卢松 刘宏冰 本报通讯员 贾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