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钱,能干啥?在驻马店,花5元钱就可以在剧场里看一场“大戏”,还能凭借票根享受景点优惠、酒店折扣,解锁一城烟火。
黄河戏剧节创立于2001年,是河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专业戏剧赛事,自2019年起永久落户驻马店以来,“5元剧场”已经在驻马店演出150余场,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5元钱,能坐在剧场看大戏,还赠送大礼包,这好事儿上哪找去!”9月12日,65岁的戏迷郑晓佩仍沉浸在美妙的体验中。
8月12日至9月5日,2025年(第十一届)黄河戏剧节在驻马店举办。来自全国10个省(区、市)的32台精品剧目跨越山河汇聚驻马店,豫剧、京剧、曲剧、秦腔、黔剧等7个戏曲剧种与儿童剧、话剧多元碰撞,为广大群众奉上经典云集的戏剧盛宴。与此同时,天中Hi集、中原村BA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步开展,让观众共赴一场艺术与生活的狂欢。
郑晓佩清楚记得,9月5日那天,天还没完全黑下来,驻马店市民中心剧场门口已经排起长队。当晚七点半,第十一届黄河戏剧节闭幕大戏——大型现代豫剧《碧血千古》准点开锣。逼真的枪炮与风雪音效,构建出沉浸式战场氛围,杨靖宇将军牺牲前恍惚中与母亲对话的精彩唱段引发全场观众泪目。
“太震撼了,剧场氛围特别好,很有感染力!”座无虚席的剧场内,郑晓佩沉浸式看戏。剧场外,一些没抢到票的市民则拿着手机,看起了直播:“都是精品剧目、名家演出,一场都不想错过!”
据悉,本届黄河戏剧节共吸引13个省(区、市)的95台剧目报名参加,最终经过严格筛选,有32台精品剧目入选,剧种之丰富、区域之辽阔、阵容之庞大,创历届黄河戏剧节之最。
如此高质量的演出,5元票价包得住吗?“作为公益性惠民演出,政府补贴演出,5元钱的票价更多是象征性收费。”驻马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宋庆林说,“卖的是戏票,连的是民心。我们用‘小投入’撬动文化‘大民生’,通过低价票让优质文化服务直达基层,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对高质量文艺演出服务的需求。”
5元戏票,激活一座城。“开票即售罄”成为常态,演出场场爆满。数据显示,25天的剧目展演,日均吸引观众1.5万人次。
一场场大戏串联起了多元消费场景。“能抢到票很幸运,专程过来也值得!”来自郑州的戏迷张迪抢到票后,马上坐高铁赶往驻马店。晚上看戏,白天赶集、逛景点,在过足“戏瘾”的同时,张迪沉浸式感受了一把驻马店的城市烟火气:“带家人去了皇家驿站、爬了嵖岈山,驻马店是个不错的城市!”
张迪说,得知自己是黄河戏剧节戏迷,在驻马店入住当晚,酒店就减免了40元房费,在当地一家特色餐厅吃饭时,他又凭戏票享受了88折优惠。
不只餐饮、住宿有优惠,驻马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黄河戏剧节参赛选手、观众凭戏票还可享受景区门票折扣或免票政策。票根像一把钥匙,激活“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让文化消费体验无缝延伸、价值翻倍。
除此之外,在剧场外举办的“黄河有戏·非遗Hi集”,让人们体验非遗、购买文创、品尝美食,单日吸引游客超2万人次,为本地夜经济注入强劲活力。
如何让演出经济持续“圈粉”?今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政策措施》,指出要培育演出经济新引擎。演出经济下半场,各地竞争不再局限于抢购门票和争夺流量,而是重塑演艺产业生态格局。宋庆林表示,驻马店5元剧场爆火的背后,是如何答好将“流量”变“留量”的考题,当地正在逐步探索如何将“台下的欢呼声”转化为“文旅融合的高光”和“城市发展的红利”。
9月8日,黄河戏剧节余韵未消,2025年“平舆有戏”职业民营院团戏曲展演鸣锣开唱。在驻马店,一台好戏、全城沸腾的热度还在持续。记者 刁良梓 刘晓波 本报通讯员 苗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