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迎来首日竞赛
这些河南“绝活”赛场亮相

9月20日,参赛选手在进行工业机械项目的比赛。本报记者 王铮 摄
9月20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开赛首日,主会场中原国际会展中心热闹非凡,选手忙着同台竞技,观众认真观摩比赛。记者探访比赛场馆,探寻赛事中的“河南元素”。
本届大赛,河南代表团116名选手参加全部106个赛项的比赛。他们胸有成竹地做着赛项的一个个模块,是大赛上的技能豪杰。
3D数字游戏艺术属于创意艺术与时尚大类,要求选手进行概念设计、建模和动画制作,创造并赋予游戏角色生命力。比赛现场,来自河南化工技师学院的选手董梦雨敲动键盘、轻点鼠标,一个表情活泼、动作俏皮的年轻女孩形象跃然屏上。
在W1展厅区块链技术赛项比赛现场,来自河南经济贸易技师学院的选手杨帅沉着冷静,他要完成从底层部署到应用落地的全流程技术闭环,和其他选手比拼在区块链网络构建、链上数据管理及安全验证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迅猛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长,其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也日益凸显,协调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和谐相处的劳动关系协调师日益重要。作为首次亮相全国技能大赛的一个赛项,劳动关系协调师赛项受到众多人关注,在两天半赛程中,全国32个地区的32位参赛选手将在赛场比拼综合能力。
“刚结束第一天的比赛,竞赛强度非常大。”来自郑州技师学院的选手李畅说,这一赛项考验的是选手的语言表达、问题分析、处置协调等技能,超越了一般的体力技能,反映的是选手综合应变能力,自己将积极备赛,争取有所斩获。
数字孪生应用技术、鸿蒙应用开发、智能汽车软件开发……106个赛项在场馆有序排列,河南选手是大赛中亮眼的“河南元素”,来自我省的设备设施和技术服务也成为大赛中的一道风景。
在飞机维修项目赛场,一架架仿真还原的国产C909飞机模型成了“赛场明星”。参赛选手穿梭其间,时而攀爬检查,时而拆装部件,现场宛如真实作业场景,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拍照。
“赛场中使用的飞机维修整机综合实训平台是我们精心为本届大赛定制的,分为机头、中段机身、机尾3个舱段,并复刻了驾驶舱、电子设备舱、燃油舱、轮舱、机翼、发动机、尾翼等重要结构。”郑州捷安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阳说,为了帮助选手们公平竞赛,这一赛项还引入了人工智能评分,通过AI技术捕捉人工裁判难以察觉的细节,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让评分更加客观、公正。
现场比赛氛围紧张而热烈,每一个操作都如同保障真实飞机的安全。选手们手持工具,动作干净利落,现场一位市民感叹:“看着这些年轻人,就觉得以后坐飞机更安心了。”
□本报记者 杨凌 王向前 赵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