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漂队员在淅川县鹳河城区段清理水上漂浮物。杨浩 摄
俯身、打捞,再转身把打捞物投向旁边的大船上……9月29日,晨曦微露,在河南省淅川县老灌河城区段,淅川县机船队清漂员赵建峰已经跟队友一起,在水面上忙活起来了。
“我们在三个区域设置了拦河网,将水上的漂浮物拦到一起,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赵建峰一边忙活,一边介绍着他们的“新方法”。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为做好水源地水质保护工作,该县根据丹江库区水域情况,将整个丹江库区水域划分为库区上游、下游和城区三个作业区,并与三川河湖治理有限公司、航运公司、机船队三家企业签订分包合同,制定详实的工作目标,每天组织近百人的清漂队,对库区水面进行清理。
“进入9月以来,丹江水库进入秋汛,大量枯枝、杂草等杂物顺水流入丹江,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导致水体富氧化,滋生有害微生物。”淅川县地方海事航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国普介绍说,“为应对此次秋汛带来的漂浮物,我们每天组织清漂员90余人,大小船只30余艘,在库区开展清漂工作。”
在清漂过程中,那些看似轻飘飘的水草,因为吸满了水,变得很重,清漂起来并不容易。清漂队员们从早上8点左右开始,除了简单的午餐时间,大部分时间都在清理漂浮物,一天下来往往腰酸腿疼、双臂麻木,但他们任劳任怨,牢记作为清漂人的宗旨,做到“不设盲区、不留死角、有漂即捞”。(康帆)
清漂队员在淅川县鹳河城区段清理水上漂浮物。杨浩 摄
淅川县清漂队员在转运打捞上来的水上漂浮物。杨浩 摄
【纠错】 【责任编辑:谷婷婷 王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