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照雨夜 农机保归仓-新华网河南频道
2025 10/11 06:24:43
来源:河南日报

灯火照雨夜 农机保归仓

字体:

  10月9日晚,在原阳县阳和街道时庄村,当地农户查看玉米收获情况。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赵博 摄

  时间:10月9日

  地点:原阳县阳和街道时庄村

  天气:小雨

  晚上6时,小雨依旧绵绵不绝。原阳县阳和街道时庄村的玉米地里,4台履带式收割机正在轰鸣作业。

  农机手张齐的妻子刘敏手持对讲机,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地里为丈夫指引方向,“左边有倒伏,注意减速”“前方地块松软,换低速挡”。这对来自驻马店汝南县的夫妻,早上7时就开始作业,已经忙碌了一天。

  “今年这雨下得太久了,土地松软,我们也会尽量放慢收割速度,作业更仔细,不能浪费每一粒粮食。”趁着休息的间隙,张齐对我们说。这位36岁的农机手已有18年跨区作业经验,足迹遍及湖北、河南、内蒙古、新疆。

  时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合林站在田埂上,望着雨中忙碌的收割机,紧绷多日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全村3000多亩玉米,要是没有这些履带式收割机,真不知道该咋办。”他告诉我们,持续降雨让土壤含水量饱和,小型收割机一进地就会陷住。多亏原阳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紧急协调,从驻马店调来了这些适合湿软田地作业的履带式收割机。

  晚上7时,我们见到了原阳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主任陈国安。他一边查看手机上的消息一边介绍:“我们组建了三个专项工作组。应急信息服务组负责收集发布作业信息和相关数据的收集、统计、上报等工作;应急联络组协调跨区作业;农机作业应急服务指导组在田间巡查指导,做好农机调度服务和对接工作。”

  陈国安介绍,中心还组建了跨区机收微信群,汇集了全县的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外来农机手,不仅向机手们发送最新气象信息和作业调度安排,还实时共享各乡镇适宜收割的面积、维修网点位置、道路交通状况等信息,有效减少了机车空驶和盲目等待时间,让抢收效率提升很多。

  夜幕渐深,田间的收割机仍在作业。明亮的车灯划破夜空,金黄的玉米棒被精准地收入机舱,粉碎后的秸秆均匀撒回田间。陈国安表示,他们将持续跟踪秋收进度,进一步优化农机调度和服务保障,确保剩余玉米能够按期完成收割。

  离开时庄村时,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张齐告诉我们:“只要机器能下地作业,我们就会争分夺秒抢收。”记者 赵博 马丙宇

【纠错】 【责任编辑:王晓飞 谷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