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在位于新安县青要山镇小沟村的冬桃种植基地里,该村党支部书记袁艳丽和村“两委”班子正在帮桃农摘果,一个电话突然响起。
“您好,我在新安县水果图谱上看到了您的电话。想问一下,冬桃怎么卖?今天还能发货吗?”
“精品桃10元一斤,优质桃7元左右。不过今天的果子已经全部预订完啦。”袁艳丽笑着回答。在她身后,400多亩白里透红、硕大饱满的冬桃压弯了枝头,浓郁的果香弥漫在空气里。
这份让消费者“按图索果”的图谱,正是新安县农业农村局编制的特色优质水果图谱。图谱不仅清晰标注了各个乡镇主产水果的种类、产量与上市时间,还贴心地附上了种植户和合作社的联系方式。
一二月份的五头镇草莓、三四月份的磁涧镇樱桃、五六月份的石井镇杏李、七八月份的铁门镇葡萄……一张图谱,串联起新安县“四季有果”的甜蜜网络。
山高岭多河谷碎的新安,凭什么实现四季果香不绝?
答案,一部分藏在“天生”的气候里:这里地处北纬34°36′至35°05′,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充足、无霜期长,再加上丘陵地形和肥沃的褐土,天然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和果实生长。
更关键的因素来自“发展的眼光”——新安县大力推动设施农业,依托当地龙头企业携手科研院所,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和新工艺,配套完善物流体系等,持续刷新农业新质生产力。以樱桃为例,在磁涧镇省级樱桃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人工休眠、盆栽樱桃等技术的应用,樱桃在春节前就能上市,收益翻倍。
截至目前,新安县水果种植面积已超14万亩,涵盖20多个树种,年综合产值达23.2亿元。
在特色水果产业的强劲带动下,乡亲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甜蜜。磁涧镇礼河村村民刘进喜凭借丰富的种植经验,在天兴农业生态园担任技术指导,每个月能挣8000元,实现家门口高薪就业。石井镇介庄村村民李威胜稳定增收后,在县城安了家。他高兴地说:“土地流转给村集体有租金,村集体再把设施租给企业统一运营,我们再到企业果园务工,相当于赚两份钱。”
这片特色水果产业的版图,如今仍在不断拓展。今年,新安县计划打造6个万亩特色种植片区,推进3000亩樱桃品种改良、1000亩现代化设施大棚建设,以及5000亩优质林果种植。
“未来的新安水果产业,将构建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托举起更多农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新安县政府有关负责人憧憬道。
□本报记者 陈学桦 赵一帆 范坤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