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清水北上筑牢安全屏障-新华网河南频道
2025 11/19 07:59:18
来源:河南日报

为清水北上筑牢安全屏障

字体:

  一场小雨过后,丹江口水库烟波浩渺。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一泓清水自此奔流北上,润泽京津冀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守好这一库碧水”。

  牢记嘱托,挺膺担当。多年来,河南以高度的政治担当和扎实有效的举措,全力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为清水北上筑牢安全屏障。

  走进淅川县老城镇,沿丹江口库区打造的1.2万亩石漠化造林点满目生机。

  “以前这里都是荒山,石漠化很严重,几乎寸草不生,经过多年治理,才变成守护清水北上的‘绿色长城’。”淅川县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周桃龙见证了这一区域的变化。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渠首所在地,淅川县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土地面积达125万亩,且大部分位于库区周边,对水质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面对恶劣条件,淅川县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沿库区建成12个5000亩以上石漠化造林点,打造环库生态隔离带,基本完成了库区周边的石漠化治理。

  “造林关键时期,我们组织开展‘千人大会战’,采取肩挑背扛、马拉驴驮,运苗运水上山造林,硬是在石头缝里种出新绿。”周桃龙介绍,淅川县森林覆盖率从“十二五”末的45.7%提升至目前的61.7%,库区绿色屏障初步建成,有效保障了水质安全。

  数据显示,丹江口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稳定、总体为优,陶岔取水口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2024年度陶岔渠首断面Ⅰ类水质天数占比接近80%。

  “水质达标是前提,水量充足、输送顺畅是工程效益发挥的关键保障。”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说。

  在供水安全方面,我省严格执行年度用水计划,实施精准调度,持续提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保障能力。2024年度实际供水量为26.73亿立方米,与计划供水量26.46亿立方米相比,偏差仅为1%,执行精度较高。

  各地市也积极落实相关举措:漯河市创新实施“五步调度法”,去年高频调度超800次,精准响应企业用水需求;安阳市实现流量波动预警全覆盖,显著增强供水保障能力。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供水配套工程运行监管实施办法》,强化巡查队伍管理,严格执行年度工程巡查计划,提升巡查监管效能。

  在工程安全方面,我省扎实推进总干渠防洪保安工作,完成左岸5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推进昭平台水库扩容及除险加固工程。在前期建设105处防洪影响处理工程的基础上,针对排查出的272处总干渠防洪风险点,2024年启动实施了16个项目、121处防洪影响处理工程,其余风险点已全部纳入总干渠防洪影响处理工程中长期项目库,将择机推进。

  清水北上,润泽中原。截至今年10月26日8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我省供水260.92亿立方米,其中生态补水量达42.99亿立方米。目前,供水范围已覆盖12个省辖市市区和57个县(市)城区,受益人口超过3500万人。

  当前,一批后续工程也在加速推进:引江济汉工程建设正酣;观音寺调蓄水库前期工作快马加鞭,即将开工建设;鱼泉、沙陀湖调蓄工程已纳入国家水安全保障规划……河南正稳步迈向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记者 于涛)

【纠错】 【责任编辑:谷婷婷 王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