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军洞”守护者张爱华:为了那句话,一守就是55载

“红军洞”守护者张爱华:为了那句话,一守就是55载
“红军洞”守护者张爱华:为了那句话,一守就是55载

新华社记者 双瑞

  “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作为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在血与火的岁月中,不足10万人的新县献出了5.5万儿女的生命。

  新县郭家河乡湾店村,张爱华准备上山。

  目的地是山顶的一处红色革命旧址——女烈士晏春山跳崖地,大约有3公里路程。她随身揣着一块毛巾,用来擦拭山顶的纪念碑,并亲切地称之为“给老首长擦擦脸”。

  “擦擦脸,说说话,有新消息就给老首长汇报汇报。”张爱华一头黑白夹杂的短发,行动举止流露出跟年龄不相称的麻利劲儿。从她家到山顶,通常需要近1个小时,她比年轻人走得还快些。

  因为这条路,她已经走了50多年。

(图片故事)(10)“红军洞”守护者张爱华:为了那句话,一守就是55载

  9月20日,在郭家河乡湾店村,张爱华正在用毛巾擦拭晏春山烈士纪念碑。  

(图片故事)(5)“红军洞”守护者张爱华:为了那句话,一守就是55载

  2019年9月19日,在郭家河乡湾店村,张爱华在家中写日记,她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 

  1935年,共产党员晏春山被捕。为了逼问出红军游击队的去向,敌人对她用尽酷刑,灌辣椒水、钉竹签、烙铁烙……这位坚强的女性始终不为所动。

  最后,她忍着剧痛,把敌人带到远离游击队的鸡公寨大花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纵身跳下了悬崖。乡亲们找到遗体时,发现她缺了一大块头皮,可以想见生前遭受了怎样的折磨。

  “同为女人,我很佩服她,太坚强了,命都可以不要!”张爱华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字眼,才能表达自己对烈士的感情。从上世纪60年代起,她就默默守护晏春山牺牲的旧址。

  对革命先烈的热忱,深埋在张爱华骨子里。郭家河是有名的“将军乡”,走出了多位将军和地师级以上干部,有3000多名先烈为新中国建立献出生命。张爱华本人,就是红军后代。

(图片故事)(4)“红军洞”守护者张爱华:为了那句话,一守就是55载

  在郭家河乡湾店村,张爱华(右)和潘国章查看“红军洞”石碑(9月20日无人机拍摄)。 

  “新县是革命的老蔸蔸(蔸,指植物的根),这一块你要看好了!”1964年,一名老干部重返故里,用拐杖指着晏春山跳崖地等革命遗址所在区域,郑重地向张爱华交代任务。时隔多年,这个场景依然深深刻在张爱华脑海里,“我要看不好,对不起老前辈。”

  上山的时候,张爱华总是握把镰刀,边走边清理杂草和灌木丛。日久年深,没有路的荒山硬是被她走出了一条路。山坡上遍布大大小小上百个红军洞,当年,这些洞穴保护着红军战士,留下了革命火种。

  “下午冒雨去乱石窝看红军洞有人损坏没有”,“今日去红军洞薅花砍草”,多年来,张爱华一直保持写日记的习惯,类似的记录几乎每页都有。最初村民不理解,传出不少风言风语,“她肯定得到好处了”,“没报酬会干那么认真吗?”张爱华不辩解,这条路,一走就是半个多世纪。

  面对记者的疑惑,她淡淡地说:“郭家河牺牲3000多人,每一块碑都感动我。我没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时时刻刻对着党章要求自己,哪一条做到了,哪一条没做到。”

  郭家河境内风光宜人,一座枫杨林湿地公园更是远近闻名。但每到清明,鸡公寨却是来客最多的地方,大批人群到此瞻仰凭吊。张爱华年年充当义务讲解员的角色,“我对烈士有感情,再累我也满意,还没讲够呢!”  (完)

(图片故事)(1)“红军洞”守护者张爱华:为了那句话,一守就是55载

  2019年9月20日,在郭家河乡湾店村,张爱华在山中查看“红军洞”石碑。

(图片故事)(2)“红军洞”守护者张爱华:为了那句话,一守就是55载

  2019年9月20日,在郭家河乡湾店村,张爱华(右)和潘国章正在修整登山的道路。 

(图片故事)(6)“红军洞”守护者张爱华:为了那句话,一守就是55载

  2019年9月19日,在郭家河乡湾店村,张爱华在家中翻阅自己早年写的日记。 

 

01007024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