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绒花绽放桐柏山

绒花绽放桐柏山
绒花绽放桐柏山

  作者:雒应良

  来到绒花盛开的桐柏山,我有一个心愿,可否找到我在青少年时期读过的小说《桐柏英雄》和看过的电影《小花》里“小花”的生活原型或人物?新时代的“小花”又在哪里?于是,两天来想到的、听到的、看到的几组画面常常在我的眼前浮现:

  ……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由于革命暴动失败,伐木工人何向东将地下党员董向坤和周洁的女儿董红果(小花)寄养在刚刚失去女儿小花的赵永生家。革命的种子在桐柏山区生根开花结果,绵延瓜瓞。

  ……危峰兀立的悬崖绝壁,女游击队员何翠姑(小花)双膝跪在陡峭的石阶上,抬着受伤的解放军战士赵永生向山顶攀爬,沥沥鲜血染红岩石。一阵清风掠过,伴随着悠扬的乐声,主题曲《绒花》回响在松涛奔涌的群山之中,自此红遍大江南北。

  岁月辗转,时光如花。2018年8月,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人称“黑妮儿”的村党支部书记邓克峰正奔跑在去查看一户军烈属房屋安全的路上。倾盆大雨抽打着沟沟岭岭,忽明忽暗的雷电无情地撕裂着天空。她深一脚浅一脚在路上跑着,跌倒了再爬起来,凉鞋崴断在泥里,干脆用手拎着,光着脚往返四公里……

  “桐柏这块红土地,既有革命战争年代的小花,又有新时代的小花。桐柏处处有小花!”在吴城镇陈留店村村委会,陪同的桐柏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杜福建充满自豪。“你看,这又是一朵小花!”说着,他给我介绍站在面前的桐柏县吴城镇陈留店村党支部书记邓克峰。

  5月27日,邓克峰在桐柏县吴城镇陈留店村村委会办公。 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你好!我当支部书记才两年多,资历浅,经验少,为乡亲们服务还不够,性子也急。这不,眼下旱情厉害得很,正在为浇水的事着急上火呢!喂!请讲……水泵到了吗……抓紧拉过来架上……”还没等我接上话,邓克峰连自我介绍带接电话布置工作,一连串的工作节奏紧张而不乱,快人快语如连珠炮没有间歇,让人应接不暇。

  眼前的“黑妮儿”,高挑个儿,齐耳短发,庄稼地里长期风吹日晒,皮肤黑中透亮,结实而健美。一身橘红色的志愿者上衣和红色帽子,使她身上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气。若不是眼见为实,我很难把眼前这位女青年与一个一身泥巴一身汗、风风火火为群众跑腿办事、脱贫致富而操劳的村党支部书记联系起来。

  5月27日,邓克峰在陈留店村茶园基地查看夏茶采摘情况。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我原来不叫邓克峰,是一个偶然的原因把我与哥哥的名字替换了。”这也难怪,一个80后的青年人怎么就担起了2800口人村子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担子?一个名字就注定了她攀登的将是一座又一座险峻的山峰。

  5月26日,邓克峰(左一)与村民交谈。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关键时刻要顶得上去!要不,对不起乡亲们!”说起当时担任村支部书记的前后经过,邓克峰恍若昨日。2017年10月,老支书因病去世,此时,精准脱贫正处于攻坚阶段,乡亲们眼巴巴盼着领头人带着他们继续干。“她年轻、火辣、干练,形象好,工作主动,争胜心强!”镇村干部和村里党员异口同声推荐她;“黑妮儿行!她办事公道,有能力,知道关心俺、疼俺。”村里群众纷纷夸她。2018年4月,邓克峰由村妇委会主任被选举为陈留店村党支部书记。

  5月27日,邓克峰(右)与村民在田间地头交谈。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压力真大啊!陈留店村位于桐柏山浅山丘陵区,土地并不肥沃,村民致富门路有限。全村774户群众,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99户288人,咋办?没别的,只有干、试、闯!”桐柏的红薯产量大、链条长、效益好,陈留店村是否也能种?邓克峰决定自己先试试。她自己投资承包耕地60亩,全部种上了红薯,并有言在先,如赚钱,归村里的;如赔钱,算自己的。没想到劳累一年下来,自己辛苦不说,还真赔了一万多元。“赔点儿没啥,为群众交点学费也值。”邓克峰每次都这样算她的亏盈帐。

  5月26日,在陈留店村西瓜种植基地,邓克峰(右)在询问村民西瓜收益情况。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种红薯不行,种茶叶呢?过去,村里有一些群众种植少量茶叶,但规模小、不连片、效益差,难成气候。邓克峰通过调研,觉得大规模发展茶叶经济前途广阔。但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手、缺销路。在组织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免费培训技术、承诺保护价收购同时,邓克峰用典型引路——多次登门拜访鼓励有种茶技术和经验的老党员王业奎,动员他扩大种茶面积,激励他引领全村发展茶叶经济。老王不负众望,一马当先,把茶园种植面积扩大到70余亩。目前,全村种茶户60余户,茶园面积由两年前的20多亩迅速扩展到近千亩,种茶亩均收入3000元以上。“下一步我们还要再发展茶园500余亩!”炎炎烈日下,邓克峰指着陈留店河两岸兴奋地规划着未来的蓝图。

  5月26日,在陈留店村茶园基地,邓克峰(左)在询问村民夏茶采摘情况。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看到一些村民靠种植苗木花卉致了富,邓克峰把目光瞄向了村南部的大片贫瘠黄土地,决定把村南打造成为陈留店的“大花园”。她积极动员村民为种植大户流转土地,协调相关事宜,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由原来的不足40亩扩展到目前的400余亩,并计划再连片发展600亩左右,把千亩园林的设想变为现实,仅此一项将有8个村民小组200余户农民从中获益。事非经过不知难啊!当时流转土地时群众签字现场的情景令人难忘:“到底怎么样啊,有把握吗?”“唉,黑妮儿在哪儿?”一说要丢掉土地,群众心里没有底儿,迟迟不敢签字。众人东张西望间,邓克峰来到了签字现场。“签!有‘黑妮儿’在,我们心里有底!”“有这样的支部书记,我们有信心!有这样的支部书记带领下的群众基础,我们对未来的合作更有把握!”前期投资3500亩苗圃的总经理信心十足。

  5月26日,在陈留店村花卉苗木基地,邓克峰(左二)与村民一起除草。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邓克峰有“两宝”:志愿服、理发包。“这是我为群众服务的醒目行头和工具。” “黑妮儿”自豪地说。“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往往半夜刚忙回来,凌晨又要驾车去接人。火车站附近负责防疫的同志,见到我都会打招呼。穿上志愿者服装非常‘显眼’,往那儿一站,归来的村民第一眼便看到了我,多好啊!”邓克峰开心地说。无论白天与夜晚,邓克峰的手机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夜里也不能关机,万一群众有事呢?”。果然,一天夜里,河坎组一村民打电话给邓克峰,说她的公婆因有精神疾病,不小心掉进了水井里,随时有生命危险。邓克峰立即赶到出事地点,在消防队人员的帮助下救出了老人。

  疫情防控期间,村民理发成了老大难。邓克峰拿起理发包走巷串户为群众理发。嘿!没想到“黑妮儿”还有这门手艺!“黑妮儿”的理发水平,与专业理发师不相上下哩!刚理过发的王富荣摸着干干净净的脸庞乐滋滋的。

  5月27日,邓克峰(左)在给村民理发。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黑妮儿是无私的,黑妮儿是公正的,黑妮儿是俺们大伙的黑妮儿!”村里老少爷们提起邓克峰无不翘首称道。我当然赞许乡亲们这些发自内心的评价,但听邓克峰发自内心的一段话后,似有新悟。“父亲在我未满周岁时突发脑溢血瘫在床上,母亲为父亲治病终日奔波,饿得哇哇直哭的我靠吃邻居家四婶的奶长大。最困难时,一位大爷挑着扁担走家串户收来乡亲们伸手帮助的食物和衣物接济我和哥哥……我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啊!

  一朵迎风绽放红火浪漫的绒花!其花丝如松针,泼洒自如;其花型如羽状,神采飞扬,一簇蔟,一片片,灿若云霞。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这首歌唱绒花的歌曲既是一首岁月之歌,也是一首青春之歌,更是一首英雄之歌。战争年代的桐柏山“山山埋红骨,岭岭皆丰碑”,无数个充满着血和泪的“小花”奋起反抗争自由。和平建设时期特别是新时代的无数个“小花”在追求美好生活、追逐梦想中再次绽放出绚丽的青春芳华。

  这是6月11日在桐柏山拍摄的绒花。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离开桐柏的路上,穿行于连绵起伏的峰峦,脑海里时常浮现出董红果(小花)、何翠姑(小花)、红25军长征时在磨沟的七名红军女战士以及几天来遇见的邓克峰、王崇霞、陈秋月、张长鸽、付晓丽等多个“小花”。无数个鲜活的“小花”形象与眼前如梦如幻的绒花相映,平添几分意境。远处传来的《绒花》歌曲声声动情怀,袅袅如天籁。

01007024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