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于人民之中

-----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赵德润印象记 

    初秋的一个夜晚,新落成的河南新闻大厦十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赵德润正在收看香港凤凰中文台副台长赵群力殉难楠溪江前拍摄的最后一段录像。浙南山区秀丽的青山绿水、古老的村庄在屏幕上徐徐展开,突然,镜头开始旋转,混乱,接着是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和黑暗……

    夜晚如此安逸。赵德润,这个高大坚强的东北汉子,默默地为这位他所敬重的同行流下了眼泪。他觉得,作为一个记者,一个视事业为生命的记者,一个曾亲自参加航拍的记者,此刻,他的心和赵群力的心是相通的,他理解他在工作中所付出和享受到的一切,无论是难言的艰辛,还是巨大的欢乐。

    思绪回到了1999年。那一年,为了纪念建国50周年,新华社组织了一次“空中看祖国”大型航拍活动。赵德润带领分社三个摄影记者一个摄像记者,从安阳航校登上一架小型运五飞机,开始了前后近二十个小时的“空中看河南”的拍摄。为了获得理想的拍摄效果,飞机几乎总是在超低空飞行。赵德润和他的同事们腰间系着一根小绳子与机舱作象征性的连接,便打开舱门进行拍摄。古老的中原大地,雄浑的河流.山川.城市和田野匆匆在身下掠过。飞机时而俯冲时而盘旋,有的时候,人不知怎么就成了头朝下的状态。飞临洛阳龙门上空,一根电缆线突然闯入视野,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飞行员猛地提升飞机,灾难擦肩而过。事后得知,为了节省经费,这次航拍竟然未办理人身保险。在这次航拍中,赵德润拍摄了大量优秀的图片,展现了河南锦绣的大地山川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丰硕成果,其中一张名为“龙行大地”的图片展现了绿色原野上黄河故道的苍茫和雄浑,拍摄地恰在“中华第一龙”的发现地濮阳附近的黄河滩上。濮阳市如获至宝,把这张照片登在城市宣传画册的扉页。那一年赵德润52岁,是新华社惟一飞上蓝天参加航拍的分社社长,新华总社编辑部专门致电慰问。

    赵德润说,这是他记者生涯里充满风险和挑战的一次采访,他珍惜这种感觉。从空中鸟瞰大地,会发现很多在地上看不到的东西。世界上的事物大抵如此,只需换一个角度,换一个高度,便能有很多新的发现。

    他想起了那年跟随总书记采访的事情。

    那是1991年的初春,春雨潇潇。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河南洛阳视察,赵德润作为新华社记者随行采访。2月8日下午,在洛阳白马寺,结束预定参观内容的江泽民到寺中客堂小憩。奉茶的小和尚印中面对总书记亲切的询问,直言不讳地回答他是因为不满社会上的腐败问题才愤然出家的。客堂里安静极了,印中和尚的直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总书记没有回避这个敏感的社会问题他从历史上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谈到反腐败,辨忠奸的深刻话题,表示“共产党有决心也有能力惩治腐败”。接着江泽民又和小和尚谈到宗教问题。由于事关敏感话题,有关领导同志关照随行记者不做报道。

    完成预定的采访任务归来,赵德润久久不能忘怀这亲历的一幕。他觉得,这次谈话虽然涉及敏感话题,但关键看如何把握与处理。如果报道得好,不但无损总书记和共产党的形象,反而可以让人们进一步了解总书记的博大精深和平易近人。经过反复思考和琢磨他写出了《总书记晤见小和尚》这篇以小见大、举重若轻的报道,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这篇作品荣获了当年的中国新闻奖。

    如果说,在航拍中,赵德润追求的是见人所未见,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一个记者,最好各种有意义的事件都能够亲历。永远站在最艰苦、最危险的第一线,那么,在《总书记晤见小和尚》这样的重大政治题材的报道中,他追求的也许是“想人所未想”,就是换个角度、换个高度来看问题,力图拨开云雾见到晴天,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在这一点上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五年哲学训练,给他打下了辩证地思考和看待问题的坚实基础。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即使是在他走向领导岗位之后也获益良多。

    1992年,他从新华社河南分社副社长升任社长、党组书记。上任后不久,他就确立了“抓好稿、上水平、树正气”的工作思路。在他看来,作为国家通讯社的分社,最重要的工作莫过于报道工作,而报道工作应该以提高报道的总体水平为中心。河南作为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报道资源无法和沿海的经济大省相比;但他认为河南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中国的缩影,是新闻的沃土地,记者可以大有作为。他坚持参加业务值班和每周业务例会,鼓励记者深入调研,精心写作,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他坚持随时修改和签发记者稿件,有时遇到重大典型或突发事件,坚持工作到凌晨。他说自己是记者出身,深知一个记者费尽千辛万苦写出稿件之后期待的是什么。他倡导业务民主,鼓励记者提出不同意见,提倡在正确舆论导向之下,保留记者不同的风格和特色。他和记者交流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彼此都感到收获多多。正是他努力营造的这种平等民主、干事创业的氛围,让分社的记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展现出不同的风采。分社记者出手的稿件,大多活泼灵动,个性纷呈。连续五年,河南分社的社级好稿、部级好稿篇数均居国内分社前列。

    干就要干好,永远争一流,这是赵德润做事的原则。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给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赵德润提出,在把握舆论导向和占领新闻市场两个万面,分社社长都“守土有责”。报道的权威性体现在有效性当中,如果新闻信息落不了地,还谈何舆论引导?他说确保政治上导向正确,这只是新闻宣传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重要的是,能否全面、准确、及时地把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河南向全中国、全世界宣传出去,不仅在局部、表面上,而且能够在整体、本质上反映事实,反映河南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改革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在他和同志们的努力下,河南分社的报道水平逐年提高新闻市场不断拓展,如今,河南分社的文字、图片、电视、网络四花争艳。新闻用户达到130多家,信息网络用户发展至132户。文本信息用户达到4370家,新华网河南频道的建设在所有的地方频道里也位居前列。如今的河南分社,已经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 协调发展,在当好党和国家耳目喉舌,宣传河南改革并放的形象方面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河南分社不断发展的事业呼唤着更大的发展空间。河南分社1954年随省会迁来郑州后,一直挤在座600平方米的小楼里办公。后来虽经过翻修、改造,面积增加到900平方米,但仍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形势需要。新闻信息中心。音像中心不得不在地下室里办公,而社长办公室里的沙发一直沿用1948年开封解放时从国民党中央社接管的沙发。1995年,分社党组抓住机遇,革新观念,用改革的办法建起一座25层、 117米高、总面积48000平方米的河南新闻大厦,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分社的办公条件和对外形象,而且为分社事业的跨世纪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搬进新大楼办公的那一天,作为一个熟悉新华社历史,也了解世界通讯社事业发展现状的新华人,赵德润感到了由衷的自豪,同时,他也感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深知,加入WTO后我们必将迎来新闻领域的更激烈竞争。如何在国际传媒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牢牢守住自己的阵地,发挥新闻信息产品主渠道的作用。做好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他和他的同事们任重道远。新的形势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赵德润认为在把握好舆论导向的同时,要下功夫研究如何满足新闻市场的需求。他和同志们一起探索和实践对传统的稿件结构、发稿方式进行新的调整和改变;针对不同媒体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努力提供个性化新闻信息服务。赵德润说,人类已进人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不然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报道要求。他要求分社的记者尽管长期在地方工作,却要始终保持着一种全国眼光和世界眼光,因为把新华社建设成世界性通讯社,需要的是一篇篇稿件的踏实积累,是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为此,赵德润和记者们一起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一起讨论文学、哲学和历史问题。一起背诵和赏析唐诗宋词。他喜欢清代内乡县衙三堂的一副楹朕:“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看重舆论监督的作用,却反对不负责任的新闻炒作;喜欢河南人朴实幽默的性格,又反对编段子、编顺口溜自毁形象。于是把这副楹联改为:“登一稿不荣,毙一稿不辱,勿说一稿无用,宣传全靠一稿;吃河南之饭,穿河南之衣,莫道河南可欺,自己也在河南。”

    和赵德润接触,你很少感觉到他是一个国家通讯社地方分社的社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更像是个儒雅的学者,敏锐的文人,慎思的哲学家,牢记责任良知的知识分子和一个亲近的朋友。而在他自己看来,他是普通中国百姓的儿子,是一个热爱事业如生命的记者。他认为,分社的社长首先是一个记者,而记者的舞台永远在现场。一个首席记者.只有不脱离报道才能更好地指挥和组织报道。只要有可能,他就带领记者下到田间地头,深入工厂矿山,出现在灾区现场。他说,一个新闻工作者到不到现场绝对是不一样的。只有到现场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对人民的疾苦和欢欣感同身受,才能和他们真正地同呼吸、共命运,做好他们的代言人。当他坐在农家的小院里,喝着大碗茶和农民唠着家常时;当他奔走在烈日下的灾区,吃着霉变的干粮,拍摄着大灾过后满目创痍的土地和灾难之中奋力抗争的灾民时,他深深地感到自己的命运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千百次的采访,他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激情和敏锐的洞察力,正是因为他对人民的这份深厚感情。他把一个记者的责任感,把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沉的热爱,沉淀在他的文字和摄影作品里,他牢牢记着恩师穆青同志的那句话,“一个优秀的记者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东西,把它奉献给人民。”一本厚厚的《赵德润作品选》,139篇文字作品和313幅摄影作品,记录了他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走过的脚步,既是他对穆老这句话的生动实践。也是他献给脚下这片土地的厚礼。行家评论这本书:文字和摄影作品交相辉映,新闻性和史实性集于一身,既是中原大 省改革开放历史的忠实记录,又是文明古国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在河南新闻大厦25层多功能厅的入口处,迎面镌刻着 四个镏金大字:“勿忘人民”。这是穆青同志在赵德润就任河南分社社长时对他的殷殷嘱托。这么多年来,赵德润一直以 此来鞭策自己,片刻不曾忘记自己肩上的使命与责任。而今, 分社的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赵德润依然把这几个字放在最 引人注目的地方,因为他深知,一个记者的根永远在人民之 中,党的事业永远在人民的事业之中。只有把根深深扎进脚 下的土地,汲取这片土地上的幸福与苦难,变革与希望,一个记者的事业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历久常青,党的新闻事业才能不断与时俱进。焕发光彩。 

李凌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