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新华通讯社河南分社
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免费邮箱: 用户 密码  注册新用户
  河南频道  | 河南新闻 | 政府在线 | 市场经济 | 专题报道 | 摄影中心| 企业之窗 | 旅游天地 | 科教医疗 | 河南特产 |  现场直播
 

建筑市场"水"有多深

行贿索贿渐成风潮 国有资产流入私囊

业主"三座大山" 企业不堪重负

建筑队伍急剧膨胀 "僧多粥少"冲击市场

行业管理政出多门

行业垄断明显 地方保护严重

管住承发包双方是建筑治乱的重点

管住业主,就管住了招投标的"牛鼻子"-

提高和完善企业资质管理办法 建立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

体制不顺的"老大难"不应再作难

用改革的方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建筑市场"水"有多深

                      建筑队伍急剧膨胀  “僧多粥少”冲击市场
                     ----
来自全国建筑市场的调查报告(之三)

 新华网河南频道专电 (新华网记者  顾立林  鲍盛华)建设部的一项统计表明,截止到目前,全国共有各类建筑企业10万家左右,建筑从业人员3400多万人。按照国际公认的建筑业适度规模,行业从业人员总量与地区总人口之比为2%,我国建筑大军中有800多万是富余的,占总数的近1/4,而且这些建筑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三级以下的企业。陕西省共有2400多家,从业人员100万人,占全国同行业人员的近3%,而该省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仅占全国的1.8%左右,队伍总量与投资规模失衡。而2400家企业中,国有大中型企业仅占四级以上企业的3.7%

尽管搞政企开,但老建筑企业与其行政主管部门之间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行业保护和地方保护严重,目前交通、铁路、电力、水利、建设等行业都有自己的“嫡系部队”,不少时候工程就是变相的内部分配。而一些个人通过关系,办起了资信不实的“四无三有”公司(无资金、无固定施工队伍、无固定技术人员、无固定施工设备、有政府部门批文、有牌子、有图章),一些只会垒猪圈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城市摩天大楼建设的主力军。

由于施工队伍的膨胀,招揽工程相当激烈,有时一项工程,符合条件的企业上百家,只好靠抓阉来确定入围队伍。而恶性竞争也助长了建筑市场上出现的吃回扣、索贿受贿、卖牌子、坐吃管理费,以及搞行业垄断、地区封锁等各种不正之风,也给层层转包埋下伏笔,一些有条件或有关系承担工程的施工企业,靠吃管理费都是一笔不少的收入。“一级企业中标,二级企业进场,三级企业管理,包工头施工”已成为普遍现象,现在很难找到一家企业自己干完承接工程的。

浙江省重点工程招标办副主任李小林认为,过量分包和层层转包、挂靠,正说明目前我国国有建筑企业转制严重不到位的问题,现在许多国有企业只剩下了一块牌子和政府给的资质,却没有什么能力,还要养活一大帮人;但从企业跳槽出来有能力的人却没有资质,于是只好挂靠。转包也一样,国有的建筑企业拿来了工程,自己没有能力干,就转给别人,吃分包费。李小林认为,部分国有建筑企业没有能力,却有建设资质是市场大乱的主要原因。这就提高一个问题,政府对二级市场如何管理,二级市场的比一级还厉害。

 (下一页   上一页  )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社河南分社举报信箱:henan@xinhua.org


  总编室电话: 0371-5582029 主编电话: 0371-5582130 技术值班电话: 0371-5582171
  新闻热线: 0371-5582030 传 真: 0371-5582129 传 真: 0371-5582001